2020年贵州成考高起点《语文》考前冲刺题(一)发表时间:2021-10-09 22:41 【导读】距离考试还有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报考成考的考生们都是在职人员,因此大家可能没有过多的时间用于复习备考,因此贵州成考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年贵州成考高起点《语文》考前冲刺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点击查看>>>2020年贵州成考高起点《语文》考前冲刺题汇总 第1题单选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意动用法的是( )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第2题单选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是( ) A.欧阳修 B.王安石 C.苏轼 D.柳宗元 第3题单选 《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的诗集( ) A.《大堰河》 B.《向太阳》 C.《黎明的通知》 D.《北方》 第4题单选 下列《季氏将伐颛臾》一文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 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虎兕出于柙 第5题单选 《苦恼》中平静地听完了车夫姚纳痛苦诉说的是( ) A.小母马 B.军官 C.三个青年 D.看门人 第6题单选 《选择与安排》是一篇谈写作经验的( ) A.社论 B.文艺评论 C.演讲稿 D.议论文 第7题单选 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你可都改了罢!”的人是( ) A.黛玉 B.宝钗 C.湘云 D.袭人 第8题单选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 ) A.托物言志 B.借景抒情 C.借事抒情 D.直抒胸臆 第9题单选 《马伶传》一文中说马伶为提高演技“乃走事昆山”,这里“昆山”使用的修辞格是( ) A.拟人 B.比喻 C.借代 D.象征 第10题单选 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乐府民歌的是( ) A.《陌上桑》 B.《诗经·氓》 C.《短歌行》(其一) D.《杜陵叟》 第11题单选 《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 A.比喻 B.夸张 C.对比 D.象征 第12题单选 唐代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D.白居易 第13题单选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是( ) A.豪放词 B.田园词 C.婉约词. D.风雅词 第14题单选 《灯下漫笔》一文主要抨击的是( ) A.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 B.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 D.中国的奴隶制度 第15题单选 徐志摩曾于l923年与人发起成立( ) A.创造社 B.新月社 C.语丝社 D.湖畔诗社 第16题单选 《庄子·秋水》中的河伯指的是( ) A.渭河之神 B.淮河之神 C.长江之神 D.黄河之神 第17题单选 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是( ) A.类比法 B.归纳法 C.演绎法 D.对比法 第18题单选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论据中,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先王以为东蒙主 第19题单选 《马伶传》中“以分宜教分宜”的意思是( )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 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 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 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严嵩 第20题单选 下列诗句中属于远景静态描写的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 B.车错毂兮短兵接 C.旌蔽日兮敌若云 D.矢交坠兮士争先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B.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C.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D.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英语广播讲座'之所以给我很大的帮助,我认为把讲课和练习结合起来,是它突出的优点。 B.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2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范围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他怒气才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B.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退休以后,马永倾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D.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的报刊、杂志等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B.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奥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都被挂在走廊西边的墙壁上。 C.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衰,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D.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B.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C.雪碧、可乐、矿泉水等饮料,是家家户户深受欢迎的夏令饮品。 D.考试开始后,大约过了半小时,就有人陆续交卷了。 6下列各句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C.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就没及格。 D.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使一道4米高、20米宽、10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黄河边。 B.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公园里展出的有象征中华民族的'中华巨龙'等冰雕艺术品,也有取材于《西游记》、《海的女儿》等神话和童话故事。 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作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C.我们全班同学,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大家的努力,使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D.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9.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如果一旦出现漏电的现象,应当立即切断电源。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为攻克克隆技术,他连业余时间都抓得很紧,凌晨早起,深夜晚睡。真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D.不晓得什么原因,我对这课的故事印象特别的深,到现在我还约略谙诵得出来。 10.下列各句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上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C.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D.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弹壳 忌惮 殚精竭虑 B.雷达 羸弱 果实累累 C.踮脚 玷辱 拈轻怕重 D.提防 醍醐 金榜题名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赡养 针炙 如火如荼 B.凋敝 涣发 以逸待劳 C.浸渍 骁勇 精兵减政 D.对峙 纰漏 融会贯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离不开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们处心积虑的科研工作。 B.汽车在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 C.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D.第28届奥运会女排决赛,失利后的俄罗斯队的姑娘们黯然神伤。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唐诗宋词是一座巍巍丰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在这里,有 的报国志,也有 的故乡情;有 的江南春景,也有独上西楼的凄清秋色……它们共同托起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珠穆朗玛。 A.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B.怒发冲冠 窗前明月 草长莺飞 C.怒发冲冠 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D.草长莺飞 窗前明月 怒发冲冠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老师和校长流动机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 B.近年来随着全国气候的变暖,深藏于滇西群山中的程海湖的蒸发量也逐渐增大。 C.一部全国性的《职业病防治法》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有望使劳动者保护自身健康提供更强有力的武器。 D.在雅典奥运会上扬我国威的体育健儿抵达首都机场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6.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贯通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 ②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则幻想”而已。 ③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 ④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 ⑤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 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让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 ⑦然而,谁都不能否认,只有那种存在着梦想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A.④①⑤⑥③②⑦ B.④⑤①②③⑥⑦ C.③②①④⑤⑥⑦ D.③④①⑥⑤②⑦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假如你把一根大头针戳进气球,要过多久气球才会爆裂呢?不需要很久,而且这个时间可以利用高速摄像来测定。不管怎样,橡胶在压力之下裂开,总是要耗费“一点儿”时间的。然而,假定你取一个分子,它只有十亿分之四英寸大,对它完成相当于把一根针戳进气球的动作,那么这个分子要隔多久才会断裂呢?这个时间要比气球爆裂短得多,然而科学家现在照样能测出来。 一个分子是由一团原子组成的。当这些原子互相靠得足够近,由于它们外层区域的微小电子相互交叠在一起,因而使这些原子黏合在一起了。这种电子的交叠形成了一种稳定状态,倾向于保持不变。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原子必须继续保持紧密相连,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化学键”。 形成一个化学键的两个原子并不是保持静止不动的。在绝对零度(等于-273℃)以上的任何温度下,原子总是倾向于以随机的方式随意运动。不过,当它们被化学键绑在一起后,就不能再自由运动,但可以这么说,它们仍不断地尝试做自由运动。被化学键绑在一起的两个原子可能会做相互分离的运动,但是化学键会把它们拉回到一起来。它们会再做分离运动,但又被拉回,如此往复。因此,原子就在自己的位置上振动。 化学键活像一个小弹簧,原子相互分离得越远,化学键施加的拉力就越强。然而,如果由于某种缘故,原子的分离运动超过一个临界值,化学键就会紧张过度,像一根弹簧那样,出现断裂。这时,分子断裂,而原子获释。随着温度升高,原子会逐渐远离,超过化学键的束缚。如果温度升得足够高,分子肯定会断裂。同样,如果注入其他形式的能量,分子也会趋于断裂。现在的问题是一旦注入足够的能量,分子断裂开的时间有多长。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化学键从受损到断裂所需的时间是2.05×10-17秒。光线以每秒186262英里的速度运动,这是我们宇宙中能够达到的最快速度。如果一束极快的激光脉冲打在分子上,在化学键断裂以前,这束光也只能离开四百分之一英寸。 7.对**段“总是要耗费‘一点儿’时间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的漫长 B.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的极短 C.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相对较长 D.这句话意在强调气球爆裂时间相对较短 8.对第二段“倾向于保持不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是指电子很不容易稳定 B.这句话是指原子很不容易稳定 C.这句话是指原子具有稳定状态 D.这句话是指化学键具有稳定状态 9.对第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绝对零度时,原子倾向于随意运动 B.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很难自由运动 C.被化学键绑住后,原子仍然努力运动 D.原子的振动,是以“分离”抗争“束缚”的表现 10.对第四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定的高温可以使分子断裂 B.外力的介入可以使分子断裂 C.化学键的拉力并不是无限的 D.化学键的断裂需要漫长时间 三、(25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幸福的错觉 幸福往往是痛苦的孪生兄弟。 昔日的非洲富婆出门要戴30斤重的铁环,用蹒跚的步态与大步流星奔波于烈日下的穷女人区别开来。那种稀里哗啦的铁环声掠过穷街陋巷时,远近的穷女人都会“啧啧”地艳羡和嫉恨:“看人家富得那份闲逸!”如今,当非洲富婆抹着猩红的厚唇,乘着“奔驰”招摇而过时,棕榈树下小憩的穷女人又会说:“啧啧,瞅人家富得猎豹也赶不上!” 文明人很少能说出自己真实的需要是什么,幸福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富人规划的。90年代暴发户们的典型形象是坐在写字台前以“大哥大”掩耳,于是,在人潮如涌、尘土飞扬的街头,时常有人手持“大哥大”,幸福地耷拉着眼皮,以每步15厘米的步幅徘徊,接受街头行人的注目礼。 用多数人的匮乏凸显少数人的富足,是现代广告术的公开秘密。宫廷秘传、限量生产以及豪门、帝都、王朝、超霸等标牌,无非是要渲染一种使拥有者成为人上人的意识形态;而现代家庭之必需、绅士淑女之必备的措辞,无非是为这几个奢侈品的消费网罗更多的看客。黄金宴的就餐者之所以有睥睨众生的倨傲,是因为他们有魄力在众目睽睽之下,能把别人终生也不曾拥有的财富化为粪便! 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 汉末魏晋时,服食仙丹成了上流社会的时髦,因此致病、致死的有名医皇甫谧,晋朝的贾后、哀帝和北魏的道武帝等。流风所及,连买不起“五石散”的人也学着找个人多的地方躺下,做痛苦状,还念念有词:“药性发作了!”现代的穷人似乎少了这份“滚一身泥巴,博片刻虚荣”的耐心和风雅。但他敌不过广告无孔不入的诱惑,于是要泄莫名火,发无名怨。贼胆大的去做绿林中人,搅得狼烟四起;贼心毒的恨不得药死所有幸福的邻居,在同赴黄泉时扯平幸福与痛苦的落差。 耐人寻味的是,万民钦慕帝王的富足,而帝王子女自古以来都难耐高处不胜寒的压抑。拿破仑之子在新年之际,当人们张罗着是选一座宫殿、城池还是送一支军队作为幼王的新年礼物时,他只想要一双农民穿的仅值一个苏的木屐,穿着它上街,与那些赤脚在泥污中追嬉的顽童一起玩耍。 那是一个孩子自然而真实的需要,幼王的新年幸福只需一个苏。 1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6分) 12.“幸福往往是痛苦的孪生兄弟”在文中具体表现有哪些?(6分) 13.“这种幸福的错觉使文明躁动不安”指的是什么?(6分) 14.文中“贼胆大的去做绿林中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7分) 四、(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岁己未,河朔大旱,镇阳帅自言忧农,督下祈雨甚急。厌禳①小数②,靡不为之,竟无验。既久,怪诬之说兴,适民家有产白驴者,或指曰:“此旱之由也。是物不死,旱胡得止?”帅闻,以为然。命亟取,将焚之。 驴见梦于府之属某曰:“冤哉焚也!天祸流行,民自罹之,吾何预焉?若水旱之事,岂其所知!祸有存乎天,有因乎人。人者可以自求,而天者可以委之也。救旱之术多矣,盍亦求诸是类乎?求之不得,无所归咎,则存乎天也,委焉而已。不求诸人,不委诸天,以无稽之言,而谓我之愆。杀我而有利于人,吾何爱一死?如其未也,焉用为是以益恶?滥杀不仁,轻信不智,不仁不智,帅胡取焉?吾子,其属也,敢私以诉。” 某谢而觉,请诸帅而释之。人情初不怿也。未几而雨,则弥月不解,潦溢伤禾,岁卒以空。人无复议驴。 【注】①厌禳:古人祈祷免除灾祸的巫术。②小数:小法术。 15.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6.“人无复议驴”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作者撰写本篇寓言的目的是什么?(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晚泊浔阳望庐山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注】远公:指东晋高僧慧远,刺史桓伊曾为他建造禅舍“东林精舍”。 18.诗中“挂席”即_______,诗中指_______;“尘外踪”系指高僧慧远________。(3分) 19.三、四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6分)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一个偶然的意念,会成为改变一生的重要决定,也许只因为听到一句话,也许只因为读到一行字,也许只因为看到一幅画,也许只因为听到一首歌,也许只因为偶尔抬头望见窗外的一朵云……一念之间走出阴霾,走出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请根据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